水热及固态化学研究课题组学习记录
  • 吉林大学
  • 化学学院
  •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
  • English
  • 首页
  • 课题组简介
  • 人员构成
  • 组内研究
    • 研究方向
    • 近期论文
    • 研究进展
  • 交流访问
    • 学术会议
    • 学术访问
  • 仪器设备
  • 联系我们
Menu
  • 组内成员
  • 研究方向
  • 研究进展
  • 仪器简介
CLOSE

课题组多年来专注于从事传统无机固体化学领域的研究,主要以钙钛矿型无机氧化物为研究对象。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一种优异的电子、离子和激子的传输载体,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其传输效率。本课题组以不同体系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功能粒子的载体,从合成的源头提高的强度性质和容量性质,最大程度释放钙钛矿型传输固体的应有效率,为无机固体功能材料领域提供扎实的材料与技术储备。

 

我们以锰酸盐、铁酸盐和钨酸盐等钙钛矿氧化物体系为具体研究对象,通过歧化、掺杂等化学反应改变传输固体的电荷、自旋、轨道和晶格的电子态特性,采用水热合成、固相合成、原子蒸汽合成和等离子体合成等材料制备方法,充分利用化学反应调控、组分掺杂、晶体结构调控、表界面设计、缺陷与价态调变以及外场诱导等策略,挖掘负介电、抗电、抗磁性质与表界面化学反应如歧化反应的联系,揭示钙钛矿型高效传输固体的态-态调控规律与合成化学原理。在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,课题组还将努力将上述研究结果用于发展新型功能材料。

 

 

在单晶体中的分子整流模型,Mn3+和Mn5+离子桥接在Mn4+离子的两侧分别充当给体和受体。构成原子级的p-n结可呈现出理想的单向导通特性,在理论和实验上证实,这种功能结构单元可在电场作用下形成“激子”。

 

 

三重价态导致的接近理想的p-n结特性曲线。这种结构的建立为突破传统单晶硅的极限提供新的设计思路。同时该单元以激子为媒介,实现电子无障碍传输,原子结直线开启,电流表现为急剧上升的理想整流器I-V特性。

  • 课题组简介
  • 组内成员
  • 研究方向
  • 研究进展
  • 近期会议
  • 学术访问
  • 仪器设备
  • 近期文章
  • 近期论文
  • 2017年
  • 2016年
  • 2015年
  •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

  • Telephone0431 85167107

  • email hanmei@jlu.edu.cn

©2024 吉林大学水热及固态化学研究课题组 版权所有 吉ICP备17008266号